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的王冠流行下,世界上许多产业和相关产业链都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困难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逆境中快速恢复产业活力,并明确适应当前时代的新发展方向,已成为各国政府,行业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今天,中国正在通过蓬勃发展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并明确提出了具有“新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其核心。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解释了新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涵,并明确指出,新基础设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质量发展的需要。用于服务的基础架构系统,例如数字转换,智能升级和集成创新。新的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助推器。
其中,大数据中心首次被列入“新基础架构”的七个关键发展领域,这无疑将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可预见的红利浪潮。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一轮的数据海啸。数据处理和存储需要逐渐接近用户,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响应和处理时间。较短的分布式微型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不热,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王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2019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接近30%。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尽管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但发展势头迅猛。
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的基础架构,数据中心驱动着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新引擎,支持着陆新基础架构。显然,这将再次将数据中心的发展浪潮推向新的高度,不仅吸引了大量不同的行业资本,而且许多传统的数据中心都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升级,而运营商通常缺乏相关性设计和运营数据中心的能力不是很好。
数据中心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并且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计划开始时,不仅需要预测未来的技术趋势,而且还必须满足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低总拥有成本。可以实现一定的联系,但是它需要全面,系统的考虑和评估,仔细的实施以及长期的优化和改进,即从数据中心的早期规划,设计,建设,部署,运营和维护中进行优化和实现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另外,尽管行业的热度无限扩大,但数据中心带来的高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与其他行业相比,高功耗,温室气体排放和大量用水都是资源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尤其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功耗的增长趋势正在加速。扩张。因此,随着新的建设高峰的到来,建设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变得更加突出。
作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不仅在提高数据中心效率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出色的能力,而且还是业内最早提出全生命周期服务来帮助客户的品牌之一。建立真正具有高可用性和高效运营,绿色且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
在数字时代,我们应该强调“大”而不是“小”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已成为该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它必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并加速传统产业转型的引擎。
如今,在新技术的创新下,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例如旅行,支付,教育,医疗等,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具有数字时代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并感觉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管理更加有效和安全。智能医疗技术可以大规模共享高质量的医疗资源;自动驾驶等技术也为未来出行带来了新思路。这些技术的兴起不仅使各行各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并且无疑也催生了海量数据的产生。据统计。中国的海量数据正在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20%,成为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到2025年,超过75%的数据需要在边缘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自主且可控制以抵抗风险
近年来,中兴通讯事件,华为事件等提醒我们重要行业实现独立可控性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如果本地化替代是一场战争,那么基础软件和硬件(例如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独立可控”的“前沿战场”,是基础和保证。国家网络安全性。
目前,我国的独立可控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三类:基本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基本硬件(CPU,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企业服务)。这次,中国电信的集中式挖掘服务器就是其中之一。能够在实时网络中使用是实现自主控制的第一步。
在本系列中,H系列涉及两款服务器芯片,即华为坤鹏920芯片和海光HYGON Dhyana x86芯片。应该指出的是,能够进入中国电信的集中采购目录必须能够承受运营商的严格而全面的测试,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据了解,华为Kun鹏基于一系列芯片。华为坤鹏生态系统包括自主可控的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等。与此同时,海光的国产x86处理器也完成了技术迭代。目前,海光已完成技术吸收并开始迭代。预计14nm Haiguang 2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台积电和三星量产,并将在7nm20年底进行测试。
当然,实现自主控制并不意味着所有替代。最重要的是摆脱卡住的脖子,摆脱过度依赖,从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因为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与合作已成为常态,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毫无疑问,随着党,政府,军事和重点行业的本地化的发展,家用CPU服务器的集中采购将得以规范。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应担负起中央企业的责任,为本土化发展提供沃土,为独立可控的产业链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产品在整个行业的应用,摆脱束缚。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可以缩短延迟并减少带宽的边缘计算的部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可以说,云计算促进了大型数据中心的创建,而边缘计算使具有大量微数据中心的分布式IT成为可能。未来,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将同时并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计算难题。
但是,在网络边缘部署计算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小型”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极为复杂,涉及各行各业,包括工业,医疗和零售,教育,交通等。此外,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需要克服重要的问题。建设,部署和管理。例如,站点分布广泛,IT经理有限,缺乏远程监视和管理,物理安全性不足以引起网络安全问题以及缺乏标准化和集成性。
施耐德电气恰恰在众多业务领域中具有这种固有的优势。施耐德电气在配电,工业,商业建筑等行业拥有强大的背景和市场覆盖范围,这也使施耐德电气通过内部合作对各个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用户的独特需求和应用场景,从而提供了以用户为导向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作为物理基础设施供应商,施耐德电气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与IT,CT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集成商建立了协作生态系统,可以为行业应用提供高度集成,标准化和可预测的功能。 ,高效可靠的边缘数据中心交付。例如,新推出的智能微数据中心(IMDC)集成了各种系统,以简化部署和管理过程并提高灵活性。
创新互联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主机托管,云服务器租用,香港服务器租用等服务器资源,详情欢迎咨询客服了解。